虽然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叫的国军将领,但是透过这个虚构的人,可以让我们对国民党中央军与地方军的关系京融实配,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好多同学都不解,楚云飞在抗战时候不过是在晋绥军这样的地方军阀中当一个小小的团长,为何抗战结束后,直接跳到了中央军,担任王牌军第五军的的主力师长?
应该说,楚云飞这个人并不简单!
楚云飞是黄埔五期毕业生,自1926年8月入学,1927年7月20日转到南京学习,同年8月15日毕业。
以当时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时的节节胜利,队伍大肆扩充的情况来看,楚云飞是前途一片大好,到了抗战中期竟然只是一个团长,说实话是有点丢人。
不要说黄埔五期的楚云飞,就是黄埔六期的廖耀湘,在1939年的时候就是师长,抗战后期就是军长,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兵团司令。
再比对来看,楚云飞这个黄埔五期混成这个德性,其实是有点丢人的。
其实,楚云飞原本也是有一手好牌,北伐的时候,山西宣布改旗易帜,因此允许山西的青年报考黄埔军校,楚云飞应该是这个时候进的黄埔。
等到毕业的时候,又回到山西,在晋绥军中任职,属于地方军阀和中央都有背景的人。
楚云飞倒霉的地方在于有两个背景,还不如没有背景京融实配,中原大战爆发后,阎锡山与冯玉祥联合反蒋,楚云飞的身份一下子就变得尴尬了。
阎锡山忌惮楚云飞的黄埔背景,担心楚云飞将来投靠中央,中央认为楚云飞是山西人,是阎锡山的人,也不予重用。这一下,楚云飞就成了弃子,以堂堂黄埔军校五期生的身份,在抗战中硬是干一个团长。
尽管被打压,被冷藏,长期坐冷板凳,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到楚云飞的军事素养是相当高的,不论是宏观作战水平,还是战场西化,都是黄埔作风,稳扎稳打,理论与实践都尚可。
比如山本特工队袭击赵家峪撤退的时候,就被楚云飞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只大鱼,因此让炮兵把山本特工队的车辆击毁,断了其归路,后来也差点将其生擒。
在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楚云飞作为友军,主动承担了围点打援的任务,当时楚云飞就下令,逐级抵抗,设置多道防线,以最小的牺牲,最大限度上的拦截日军。
作为团长,在单兵作战方面也不差,被称为快枪手和神枪手,有一股子英豪劲。
比如钱伯钧叛变的时候,那是一个加强营,但是楚云飞就敢带着警卫班前去平叛,虽然有点不自量力,但是这种霸气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当时楚云飞说:“敢动我楚云飞的人,怕是还没有出生”。最后手刃钱伯钧,也算是找回了面子。
楚云飞最后能够从团长,到解放战争时晋升为中将师长,应该是完成了任务。
从根本上来说,楚云飞还是受三民主义影响比较深,之所以在黄埔毕业后还愿意回到晋绥军,完全是别有目的,那就是潜伏在阎锡山的身边,为蒋介石最后夺取晋绥军大权所用。
蒋介石执政时期,有一个重大的理想就是铲除所有的地方军阀,其中最难啃的当属阎锡山的晋绥军。
阎锡山用人喜欢用山西人,尤其喜欢启用五台山人,为了分化瓦解阎锡山,蒋介石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收买地方军阀将领等等,像楚云飞这样,从黄埔毕业后再回晋绥军,应该就是蒋介石的长期棋子。
在抗战胜利后,晋绥军基本被瓦解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楚云飞自然能够回到中央军,一下子提拔个师长,也是亏待了。
应该说,楚云飞是一个妙人,只不过与的对比之下,显得楚云飞有点黯然。
实际上,李云龙的战术很大程度是被浮夸了,他的军事核心思想就是,出奇制胜,在主力与敌军对峙的时候,派遣一支尖刀部队直插敌人心脏。
这种打法,也就是纸上谈兵尚可,抗战时期日军是很注重高级将领的安全的,根本就不会给你偷袭的机会。
实际上,真正善于主力佯攻,小队迂回作战的战术的正是日军。
如果真正到了大兵团作战,正规作战,李云龙是不如楚云飞的。
这一点,常乃超曾说,楚云飞在国防部给老蒋提出的作战计划堪称典范,这就是真正的楚云飞。
选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